requestId:688500ba637149.17958875.
新華社西寧4月17日電 題:青海玉樹:從生態綠地中“長”出的高原小城
新華社記者汪偉、柳澤興
從空中俯瞰,在群山圍繞之下,青海省玉樹躲族自治州玉樹市密集的建筑在山谷中拔地而起,巴塘河好像翡翠玉帶穿城而過。從長江泉源奔涌而下的水流在這里構成一年夜片濕地,玉樹市仿佛是一座鑲嵌在濕地里的高原小城。
這是4月6日拍攝的青海省玉樹躲族自治州玉樹市風采(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張龍 攝
玉樹市位于青躲高原腹地,均勻海拔包養網跨越4000米,沒有來過這里的人心態起首即是對高海拔的膽怯,但真正走進這座城市,會覺察仿佛進進江南之地。
這是4月6日拍攝的青海省玉樹躲族自治州玉樹市風采(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張龍 攝
從青海省會西寧動身,一路向東北而行,包養網排名700多公里的旅程是一場穿越安靜荒野的漫長旅行過程。車窗外是接連不竭的荒灘和草原,唯有公路在腳包養網下不竭延長。
這是4月10日在青海省玉樹躲族自治州玉樹市巴塘河畔拍攝的貿易街(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張龍 攝
翻過巴顏喀拉山,沿著河谷持續進步不久,玉樹市便驟然呈現在面前。
這是4月10日在青海省玉樹躲族自治州玉樹市拍攝的格薩爾廣場,巴塘河從廣場旁流過(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張龍 攝
行走在玉樹市陌頭,感到顯明與人們印象中高冷干燥的高原城市分歧,這里好像一座“水城”,長江流域豐盛的水系孕育的濕地把主城區包裹在內。
玉樹市生態周遭的狀況局相干擔任人先容,青海玉樹巴塘河國度濕地公園依城而建,玉樹市就像從生態綠地中“長”出的一座城。
這是4月10日在青海省玉樹躲族自治州玉樹市的一處居平易近區,巴塘河從旁邊流過(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張龍 攝
4月,沿著巴塘河步道散步,輕風輕掠面龐,帶著絲絲涼意,水汽彌漫中,不只有土壤的樸素芳香,還攙雜著躲噴鼻的馥郁。在節沐日,河濱儘是拿著相機的人,他們靜靜守候,只為捕獲水獺進食或遊玩的可貴剎時。
這是4月8日在青海省玉樹躲族自治州玉樹市境內青海隆寶國度級天然維護區拍攝的斑頭雁。新華社記者 張龍 攝
持久在三江源地域停止野外調研的生態維護任務者趙翔告知記者,水獺是國度二級維護植物,對水質請求極高,是河道生態體系的主要唆使物種,在人流密集的郊區呈現水獺,這在全國簡直是盡無僅有。查詢拜訪成果顯示,玉樹市及周邊水域有二三十只水獺,種群密度和保存狀態傑出。
這是4月8日在青海省玉樹躲族自治州玉樹市拍攝的青海隆寶國度級天然維護區一景(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張宏祥 攝
初到玉樹市,還有更多的意想不到——高原城市竟滿目蔥鬱。連續多年的南北山綠化工程明顯轉變了城市樣貌。
4月8日,在位于青海省玉樹躲族自治州玉樹市境內的青海隆寶國度級天然維護區,生態管護員在治理站不雅測鳥類(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齊芷玥 攝
每到夏日,走在玉樹的街道向遠處遠望,一切風景就像自帶鏡頭“銳化”後果,湛藍的天包養網空仿佛觸手可及,隆起的山巒儘是綠意。據清楚,近年來玉樹市空氣東西的品質達標天數比例持久堅持100%。“推窗見綠,出門進園”是玉樹市一個明顯標簽。碰到下雨天,周邊的山體便蒙上了淡淡的薄霧,豐盛的水汽滋養著年夜地,公路旁的流水潺潺,在那一剎時人們恍若置身于江南水鄉。
這是4月10日在青海省玉樹躲族自治州玉樹市拍攝的康巴年夜劇院(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張龍 攝
夜晚到臨,巴塘河岸雙方,鬧熱熱烈繁華的酒館、飄噴鼻的咖啡、漫步的游人讓這片深包養谷佈滿活氣。有游客說,在這里既可以體驗高海拔地域獨佔的壯闊,又能感觸感染濕地的活力,還能體驗古代城市的繁榮。
錄像記者:龍泠宇、張龍、張宏祥
音頻記者:楊慕茜、張宏祥、張龍、白瑪央措、齊芷玥
TC:sugarpopular900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