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questId:6883d20ae04bc4.64807543.
冬季農業生產盡管沒有春夏秋那么繁忙,但卻對豐產增收起著承上啟下的關鍵作用。包養圍繞冬季農業生產,山西及早謀劃,包養從2017年12月上旬至2018年3月底,有針對性地開展小麥冬季壯苗、果藥冬季管理、有機旱作農業冬季建設、設施蔬菜冬季生產、畜牧冬季生產等十大“冬季行動”,為農業農村持續健康發展提供有力保障。雖已是寒冬,但從晉北至晉南,田間果樹下涌現著農民忙碌的身影,科技講堂里流露出農民求學的熱乎勁兒。
技術推廣讓農民有盼頭
“‘麥種泥窩窩,來年吃饃饃。’包養網播種時雨期長讓小麥底墑好,苗長勢較壯,但搶墑播種導致播種質量差,小麥分蘗較少。”查看了運城夏縣麥農耿文華的麥田,山西省農業廳小麥產業體系首席專家董方紅介紹。
“這種情況該咋辦?”夏收小麥畝產115包養網0包養斤的喜人成績讓耿文華計劃著早早給14畝小麥進行冬澆。聽了專家的分析,他有些拿不準主意。
“這種包養情況首先要澆水一次解決凍融問題,其次要追施5-10公斤尿素,保證壯苗,小麥拔節要定期除草。”董方紅說。專家的一席話讓耿文華有了準主意。
在開展小麥冬季壯苗行動中,山西派出農包養網業專家深入田間指導農業生產。小麥主產區運城市采取“水地弱苗促弱轉壯、旱地旺苗控旺育壯,冬春防凍防旱防病蟲”管理措施促進一二三類苗情比例由目前的2∶3∶5調整到3∶4∶3。
隨著專家的到來,新技術也被帶到了胡張鄉沙流村麥農閆海漁的旱地小麥生產上。如今,在政府每畝95元的補貼下,閆海漁的旱地小麥全部配套了有機旱作農業技術。這套技術集成下,增施了有機肥,配套了行走式噴灌機,運用了探墑溝包養網播技術,實現了種肥同播、節水保肥。“之前的旱地小麥畝產在400斤左右,旱作技術下能達到600多斤。”這也讓他的農機合作社承擔起了周邊2200畝小麥綠色高產高包養網效包養網示范田的農機社會化服務業務。
包養網在“冬季行動”中,山西農業在農田管護、農田建設上圍繞著新技術和新品種的推廣與應用,正如火如荼地進行著。
暢通農產品流通讓農民有賺頭
年末,農產品的流通考驗著市場,也考驗著政府,同樣也成為農民最關心的事情。針對這一難題,山西開展了農產品冬季促銷行動。
活動伊始,大同市召開了“菜籃子”工程建設暨新發地與各縣區戰略合作簽約會,促成大同新發地農產包養網品有限責任公司與9個農業縣區簽訂戰略合作框架協議,推進與華潤五包養豐公司的對接合作,搭建起農產包養品購銷平臺。
“這樣做的目的是,要將大同市逐步打造成為京津冀都市圈農產品供給基包養地。這也是大同市農業的發展包養戰略。”大同市農委主任麻樹田說,助推叫響“大同好糧”在內的“同”字號農產品品牌,從市場端解決農產品流通難題。
暢通農產品銷售,運城市一方面借助于果博會打造國際出品平臺,拉動果品出口國際市場;另一方面啟動“蘋果網上行”,政府搭臺,邀請天貓、京東、華盛綠能等電商與蘋果供貨商對接,通過6家品牌授權運營商向市場供應,保包養網證蘋果實現質包養網量可追溯,引導果品銷售線上線下同步發力。
通過農產品促銷行動,果業大縣臨猗縣目前已銷售蘋果1萬噸,完成預訂目標的近70%。“伴隨著蘋果出口到越南、中東,一斤國光蘋果的價格能從3角包養網賣到3元。”臨猗縣果業中心主任楊勇介紹。
精準培訓讓農民有勁頭
因為年紀偏大,2017年底,夏縣南大里趙村村民郭海龍只能選擇從打工城市回到村包養里。除包養網了4畝田外,老郭想不出還能干啥。
“包養冬季行動”開展以來,在政府的包養扶包養網持下,郭海龍湊錢建了一座溫室拱棚。短短的一個月時間,在技術專家的培訓和指導下,他不僅栽種下新品種的西紅柿,還學會了栽種管理技術、拱棚維護技術包養網。
抓住冬閑時間,山西實施“百萬農民培包養訓工程”,以縣為單位,每縣開展萬人大培訓。培訓內包養容主要是黨的十九大精神和農業農村政策、2018年推廣的優良品種、集成技術、有機旱作農業技術、生產模式等。
在農民科技培訓中,山西側重依托田間學校、農業龍頭企業、現代農業科技示范基地,組織農業技術推廣人員和包養鄉土專家深入農民田間地頭幫扶指導,實現農業包養網技術精準對接農民。在銷售蘋果的同時,臨猗縣角杯鄉上豆氏村的忠定蘋果種植專業合作社還承擔起了當地果農的冬季培訓課程。包養
截至目前,運城市完成了涉及種、養、加、銷及從事農業社會化服務的新型職業農民培育人員達到1.2萬人。
TC:
發佈留言